時下,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和碳達峰的關鍵窗口期,發用電結構特性轉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強烈碰撞,已經使“能源安全"的命題和能源電力行業屬性所囊括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衍化延伸。在“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的時期內,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的減排藍圖應該如何描就?階段性矛盾如何通過現代化能源治理手段加以化解?促進能源電力領域實現從高碳路徑依賴向負碳技術提供者跨越的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將如何依托于政府、企業與市場的合力得以適時發展演進?這些問題,既是行業關切,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我國的能源電力系統經過改革開放后幾十年的發展,既擁有強健的產業基礎根基,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關鍵核心技術支撐。這樣的后發優勢,奠定了我國如期完成 ‘雙碳’歷史使命的信心與決心。但是,在能源轉型的主戰場上充滿了不確定性,包括能源電力系統于經濟社會轉型的友好性、匹配度和適應性問題。這些關鍵問題,都需要電力行業不斷打破行業間、專業間和地方間的壁壘,在不斷的破舊立新中,走出中國自己的碳減排之路。"中電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軒在接受《華光》專訪時表示。
導電滑觸線的特點
1:滑觸線安全:供電安全滑觸線外殼系由高絕緣性能的工程塑料制成。外殼防護等級可根據需要達到IP13.IP55級,能防護雨、雪、霜和冰凍襲擊以及異物觸及?;|線經受多種環境條件經驗。絕緣性能良好,對檢修人員觸及輸電導管外部無任何傷害
2、滑觸線可靠:輸電導軌導電性能很好,散熱較快,許用電流密度高,阻抗值低,線路損失小。電刷由具有高導電性能,高耐磨性能的金屬銅、碳合金材料制成。導電器移動靈活,定向性能好,有效控制了接觸電弧和串弧現象。
3、滑觸線經濟:供電安全滑觸線裝置結構簡單,許用電流密度高,電阻率低、電壓損耗低,可節電10%左右,實現以塑代鋼,以塑代銅,設計新穎,無需其它絕緣結構,無需補償線,安裝于起重機控制室同側?;|線節省安裝材料和經費
4、滑觸線方便:供電安全滑觸線裝置將多極母線集合于一根導管之中,組裝簡便。滑觸線其固定支架,連接夾、懸吊裝置,均以通用件供應。裝拆、調整、維修亦十分方便。
當我們在討論“雙碳"目標相關話題時,都會用“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來定義和概括“雙碳"目標在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中的定位、布局和實現的難易程度。事實上,低碳轉型既是時代洪流,也是我國多年來實施改革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和結果導向。其中,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能源電力領域低碳轉型的主要推動力,已經悄然改變著能源電力、經濟、社會與氣候四者關系間的本質內涵。
首先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雙碳"目標,根源上是法理社會的基礎向高級生態文明社會形態的轉化和演變;從經濟學原理來看,能源的稀缺性在宏觀層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之帶來轉型過程中微觀價格的變化;從環境經濟學原理來看,隨著減排污染物的特點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舊環境問題的轉化也將帶來環境經濟政策的衍化;從氣候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氣候變化不僅增大了災害性影響的頻率和程度,使得應對氣候變化更為迫切,但同時,在傳統認知下的正常氣象要素對光伏和風電的影響也會成為很大的能源轉型風險因素。
當前,低碳轉型的大勢席卷全球。從國際轉型經驗來看,歐盟的碳減排-中和路徑,是在達峰后經歷了一個長期波動的平臺期(約30年),然后緩慢下降;同時,在上世紀80、90年代,發達國家在實現現代化之后從增長方式上或是從產業分工上自然地將高污染、高碳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傮w來看,發達經濟體的碳中和過程將是一個相對自然發展的減排過程。
與國際經驗有所不同,我國的碳中和戰略是先樹立減排里程碑,再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壓縮式"發展的理念來倒逼減排。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尤其是技術進步因素,我認為,在2030年之前,我國碳排放總量將緩慢上升到達高峰;從2030-2040的十年間,我國的碳排放總量將從波動下降進入較快下降階段;2040-2050年以前,碳排放總量線性下降;2050-2060年以前,碳排放總量加速下降,最終通過負碳技術實現中和。
不難看出,這四個階段與我國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是一致的,也與當前我國面臨的能源電力形勢、國際形勢和我國的電力系統各要素、電價水平等各個環節相適應。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還屬于爬坡時期,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同時,我國高碳能源特性十分顯著,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也難以支持我國進行高碳產業的外遷轉移,甚至要防止“碳泄露"。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碳減排目標負重爬坡的并行階段,傳統風險將不斷被新的風險所替代,甚至疊加。因此,我們既不能期望在碳達峰之前以沖高碳排放量來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也不能單純地為減輕碳中和壓力而立即達峰、壓低峰值,從而過多地影響經濟發展。
面對“雙碳"目標,尤其是要在30年之內完成發達國家大約60年才完成的任務,更需要我們尊重事實,敬畏規律,從實際出發把握好長期和短期、發展與減排、局部與全局的關系,以節約優先、分類施策、加強風險防范為基本原則,通過供給與消費兩端的廣泛性變革,和來自于科技進步的賦能和體制機制的革新,來迎接這一場世紀大考。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